腕隧道症候群常發生在女性。特別是工作性質類似彈鋼琴、髮型師及牙醫師。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橫腕韌帶的變厚而壓迫到神經。其他的原因還有月狀骨脫位、遠端橈骨骨折、屈肌滑液鞘的腫脹,都會造成腕隧道變狹窄。過度的手腕屈曲或伸直也會增加腕隧道的壓力。因為過度使用而造成的腱鞘炎、風濕性關節炎,或是身體系統的異常(脂肪瘤、糖尿病、懷孕)也是其中原因。一般認為腕隧道的正中神經因為血液的供應不足而有症狀的產生,但也有人認為是神經直接遭到壓迫所致。
診斷與症狀
正中神經是通過腕隧道的構造物中,最為敏感的,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他具有兩條支配手部皮膚的終末感覺分支,故外側3又1/2根手指的皮膚會有感覺異常、刺痛感,感覺減退或是麻木。
如果受壓迫的正中神經沒有減輕,則會造成大拇指的協調能力與力量逐漸消失。患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患者無法對掌大拇指,故對扣襯衫或是上衣的鈕扣,以及握像髮梳的東西等的動作會有困難。
當逐漸惡化後,用你的手指壓在手腕處的正中神經約30秒,則可產生與正中神經真正受壓迫的相同臨床症狀。
治療
副木
一般晚上睡覺時穿戴副木,把手腕維持在正中姿勢下,會有良好的效果。白天則不需要穿戴。經過大約1~2星期的穿戴,就可慢慢減少副木穿戴的時間。
徒手治療
神經鬆動術
滑動正中神經,減少正中神經與周圍組織的沾粘
關節鬆動術
可針對橈腕關節和鉤狀三角關節做關節鬆動術
漸進式的肌力訓練
包括手肘彎曲伸直、手臂內轉外轉、手腕彎曲伸直、握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