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之特徵是脊柱不正常地向外側彎曲,並伴隨脊椎旋轉。脊椎之棘突會轉向異常曲度造成之凹陷,且當彎腰時,肋骨會朝後方轉向突出增加之側。脊柱側彎是青春期女性(年齡12到15歲)最常見的脊柱病變。而背部內在肌肉不對稱的衰弱(肌病型脊柱側彎),半邊椎骨的發育失調,及兩側下肢長度不同,均是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
如果兩側下肢的長度不一,骨盆代償性的傾斜,亦可導致功能性之靜力性脊柱側彎。當一人站立時,發現有明顯地向一側彎曲,可能是因為椎間盤突出,而將形成脊柱側彎的明顯徵兆。習慣性脊柱側彎,可能是因為習慣不正確的站姿或是坐姿所造成。若脊柱側彎純粹是因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則當脊柱在做全力伸展時,側彎即會消失。有時會發生脊柱後側彎,即駝背伴隨脊柱側彎。此胸部不正常的前後徑,將會造成胸腔的肺臟之嚴重緊縮。脊柱側彎大致可分為兩類 :
|
構造性脊柱側彎 |
非構造性脊柱側彎 |
恢復性 |
變形以固定,無法靠姿勢上的動作改善 |
可在前彎或是側彎的姿勢下改變側彎的現象 |
病源
|
原發性(75%) : 不明原因、自發性或是基因遺傳 神經肌肉(10%) : 脊髓灰質炎、脊髓空洞症、腦性麻痺、脊肌萎縮症、肌張力缺失症 骨性(10%) : 鞍形的椎節、兩邊椎節高度不一樣、關節突關節卡住
特殊疾病(5%) : 馬凡氏症候群、神經纖維瘤病 |
不當的姿勢 : 側躺在沙發或是床上看電視、單側肩背包、坐在一隻腳上、三七步
骨盆歪斜 : 右肩膀低、右骨盆高,產生代償性脊柱側彎 慣用邊導致兩邊肌力不平衡 : 譬如慣用手右手,造成左腳外翻,髂脛束緊繃,右側臀中肌、左側下肢內收肌、左側腹肌無力 |
病理機制
兩側骨質不平衡
脊椎椎節旋轉治凸側、凸側邊肋骨向後隆起、肩頰骨向上後方移動、肩部往內前方移動、骨盆傾向凹側、凹側髖關節向上前方移動
肌肉與韌帶的不平衡
凸測 : 肌肉無力
凹測 : 肌肉適應性變短
心肺功能
肺活量減少
右心室右心房肥大
症狀
疼痛
痛點在凸側的頂點
S型的側彎痛點在兩個幅度的交界處
腰椎與薦椎的交界處疼痛
肋骨擠壓到骨盆
凸邊因為肌肉無力而疼痛
凹側可能有神經壓迫而疼痛
漸進性側彎
側彎的速度與性別、年紀、骨骼成熟度、側彎的型態(C型、S型)、側彎程度有關
肌力不平衡
一邊肌肉較緊、另一邊肌肉較無力
心肺功能
嚴重的側彎(>600)會影響心肺功能
外觀
嚴重的側彎對自己的外觀也會造成困擾
治療
觀察
側彎幅度 |
對象 |
<200 |
小孩子 |
<200 |
青少年 |
<400 |
成人 |
小朋友和青少年的側彎角度如果小於20度,可以只做觀察的介入。如果側彎幅度大到一個程度,就需要別的方式介入治療。
背架
背架適用於有漸進式脊椎側彎的人(骨頭還沒長好)。
手術
側彎幅度大於50度的人都可考慮以手術矯正
復健
擺位
矯正平日不當的姿勢,擺位的姿勢可設計在相反的位置
趴姿對矯正側彎有幫助,避免前彎的動作
如果側彎凸邊在左邊,則側躺在左邊,可利用重力幫助脊椎拉直。
要是側躺在右邊,則可在脊椎側彎的最凸點放置一個枕頭給予一個向上的力量矯正脊椎。
運動
固定骨盆,軀幹相對於骨盆往側彎凸邊做旋轉動作。也可固定軀幹,骨盆相對於軀幹向側彎凹邊做旋轉。
針對無力的肌群(庶直肌、復外斜肌、復內斜肌、腰方肌、下斜方肌、臀大肌、臀部外展肌)做肌力、肌耐力訓練
留言列表